目前分類:讀書心得記錄 (14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  1. 人越虛心,越是自由而有力,虛心才能智慧無礙----->破除心中的成見與偏見
  2. 張居正:天下之事,虞之貴詳,行之貴力,謀之於眾,斷之在獨
  3. 盾要看兩面:火要虛心,人要空心。
  4. 有夢最美,夢是一種飲料,香醇濃烈,他可以帶給人們有味道、有顏色的生活

 

Erica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*好文分享*三浦綾子-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是什麼?

作者:三浦綾子
譯者:許書寧
出版社:大是文化
出版日:2008.08

 

 

【本書引讀】:

 

 

「人生不能缺少的是什麼?」

 


當然不是財富,大家都知道,只是不容易知行合一。
人生不能缺少的是地位嗎?也不是。


三浦綾子得過肺結核、脊髓潰瘍、紫斑症、癌症、帕金森氏症,

三浦綾子得過肺結核、脊髓潰瘍、紫斑症、癌症、帕金森氏症,

但是她說,健康也不算是人生不能缺少的。

很多人在失去健康之後得到更多。

失去財富、事業、健康的三浦綾子,要告訴我們人生不能缺少的是什麼?

三浦綾子在這本如同自傳的書中,要透過她自己的人生故事來告訴我們,

人生不能少的是什麼:
是信仰,但絕非信奉一個宗教這麼簡單。
是祈禱,但不是為自己的好處。
是教育,但絕非好成績和進名校。
是生活、是愛情、是與人的關係、是追求幸福的權利……,

三浦綾子沒有一樣一樣列舉出來,

她要你透過她的人生故事,在這本書裡頭,一樣一樣自己找出來。

 

 

【內容摘要】:

 

 

這是一本用生命細心寫作的書,

此書是三浦綾子在199911月寫成的書然而在同年10月作者逝世。

 

於去年(2008)被翻譯成中文在台出版。

 

此書是描述作者藉由短篇小說的口吻在尋找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事。

 

她將她的經歷以文字的方式呈現,帶給大家一種簡短、細膩的。


她用這本書描述她的一生,講述改變和感動她的人、事、物。

 

幾乎可以算是她的自傳,也是留給世人的最後一部作品。


原來,每個人都平等地得到追求幸福的條件……,你該如何追尋呢?

這是三浦綾子留給大家的禮物。

 

三浦綾子曾經當過老師,但一夜之間她的人生、事業、信念全部被推翻,

孓然一身的她覺得人世間再也沒有任何人與事可以信任。

 

偏偏這時候又罹患當時視為絕症的肺結核,纏綿病榻十三的期間,

有七年由於脊髓潰瘍而無法移動,每天只能望著天花板發呆。


 

本書有著作者的對基督徒信仰,並藉以聖經中的內容,傳遞她的信念。

 

她對生命的熱情在她的文字中足以一探窺知,

在他如自傳般的描述中,我們可以探討出生命所欲追求的到底是什麼! 

 

 

 

【佳句節錄】:

 

1.  在我們人的一生中,最重要的應該是心、應該是靈魂。

   

     如果那裡弄髒了就算臉上畫著多麼精緻美麗的妝都沒有用。(P 24)

 

 

2.  為了真正能夠在人生盡頭說出「阿,活著真好!」

 

     我們應該好好思量自己究竟要相信什麼。(P 34)

 

 

3.  生存是指讓人活下去,而愛正是可以使人活下去的動力。(P 71)

 

 

4.  人類這種生物要自甘墮落,如果有心墮落,人類往下墜的速度是很快的(p 86)

 

 

5.  不論精神上或是肉體上所謂的復原能力,都早已存在餘人的本能之中。

 

     所以孩子應該擁有修正自己人生的能力。(p 166)

 

 

6.  我們每天活著,不是為別人而活,而是活出自己的人生。(p 166)

 

 

7.  對於自己過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根本毫無意識,才是我們必須面對的現實 (P 168)

 

 

8.  究竟是什麼改變促使自己變的如此生氣蓬勃?

 

     答案不過是因為明天有事做。如果真要算的清楚,

 

     就會發現根本沒有任何問題是被解決的。(p 170)

 

 

9.  真正的信得視自己內心的轉變。只要內心能購改變,

 

     一個人的生活態度也會整個改觀。(p 188)

【閱讀心得】

 在看完此書之後,我設想我在突然面對生命的打擊之時,我有無辦法坦然面對、我是否可以如作者一樣從打擊中發現、體悟到些什麼。

生命說可長可短,端看我們以何種角度去檢視。用臉上的眼睛看生命還是用心中的眼去看生命?過程中有可能遭逢很多突發事件,我們是否有能力足以面對並解決?相信這都是值得探討的事。

看完此書之後的我,腦海中一下子就出現很多的問號以及感悟。我沒有受洗成為基督徒,也沒有上教會做禮拜的習慣。所以名義上我不是個基督徒,但是我對於基督教的一些理念還有宗旨感到認同。

我們非出生在作者生存的時代,也可能沒有遭遇過極致的貧窮,更幸運的是我們可能沒罹患過重病,我們的人生相對於作者-三浦綾子女士,顯得幸福許多。


她在面對這麼多悲慘的事件,卻如此的樂觀,彷彿這些事件對她而言好像從未發生般,依舊堅韌與勇敢。

此書是在探討人存活的意義是什麼,當然答案人人都不同。什麼又是人生不可缺少的事呢?當然答案更是無一標準。

作者把她的故事分享給我們。引發我們在思想與體驗上的新體悟。

簡言之,生命的可朔性很高,我們可以如同作者一樣,選擇讓生命有意義、有價值並發展出適應各種打擊的彈性,學習如何在壓縮地生命困境中飛翔。

 

 

 

Erica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書名:我是不被需要的人-尼特族

作者:絲山秋子

譯者: 陳系美

出版社:大田

出版日:2009年07月10日


【本書內容】:

 
        本書由五篇短篇小說組成,第一篇為「尼特族」,也是本次讀書心得的主題。作者用第一人的口吻,描述『她』與『吉米』的故事,做為貫串本篇短篇小說的主軸。此書是絲山秋子最具震撼力的短篇小說集,他揭露了尼特族崩壞、變形的心理層面與生活,讀來令人心驚。

【讀後心得】:

        閱讀完本書之後心中超級震撼,一直以來,我的想法總是存在著每天都該過的積極且有意義的想法,在求學時,就是應該努力念書;而畢業後,就是該找一份工作。總之,就是不應該讓自己陷入「無所事事」的狀態。然而,在書店看到了這本書,

書背的簡介吸引著我的目光:


會有人愛像寄生蟲的這個我嗎?會有誰需要我嗎?
有的時候,會有人想起我嗎?
人生是否一定要有目標?
依附著別人像寄生蟲一樣活下去難道不行?
別人叫我尼特族,說我比御宅族、繭居族還墮落。
我不是墮落,我只是放棄了某些東西。
放棄了成就、放棄了財富,放棄了尊嚴、
放棄了自己,放棄了未來……。


本書第一篇短篇小說-「尼特族」。書中的吉米是個沒有固定工作且也不想工作的人。
吉米每天關在房裡,過著被逼債和催繳水電費的生活。吃飯則是一個禮拜三餐。
第一餐是什麼料都沒放的泡麵,接下來兩餐是只有調味料的炒飯。沒飯吃的日子就喝自來水。
熟焙粗茶還有一些。香菸早就沒了,連菸蒂都沒了。
吉米被摒除在所有權利之外,雖然身體健康但沒工作,也不想工作。
吉米非常清楚自己無法獲得社會的援助,接受別人的援助也覺得過意不去。
也就是說,吉米是現在時下所稱的「尼特族」。




        想不到這世界上居然有種生活方式的人,不工作、不求學、沒有事情做,每天都過著繭居的生活,雖然不追求物質生活,但是總是空轉自己生命。真是打破我舊有的刻板印象。書中的「吉米」,和資料所稱的尼特族特質相近,擁有工作能力,卻因為與某些因素而不願意工作。 尼特族可能衍生許多社會問題,由於尼特族依附家人且不就業,除了本身沒有自行謀生能力外,也造成家人的負擔;而家人的生活供應,並不能長久養到生命結束那天,會加速家庭經濟的危機。



        當不就業的人口增加,社會上要救濟的人數也會相對增加,整個社會經濟曲線亦會呈現向下的趨勢。家庭氣氛也會連帶受影響,成天不做事的尼特族賴在家中,家人會擔心自己兒女的未來,除非是有錢人,有足夠的經濟能力養活下一代;不然,多數家庭會產生爭吵,家庭不美滿,人的心理也會有改變。
亦可能出現貧窮的情形,會讓社會上的犯罪率增加,偷竊搶劫的行為處處可見,造成治安不良的情形,因而破壞了社會秩序。






在维基百科搜索尼特族這個詞彙,對於尼特族有以下的相關資訊:


        尼特族(NEET)全稱是:「Not currently engaged in Employment, Education or Training」。最早使用於英國,之後漸漸的使用在其他國家;它是指一些不升學、不就業、不進修或參加就業輔導,終日無所事事的族群。在英國,尼特族指的是16~18歲年輕族群;在日本,則指的是15~34歲年輕族群。在香港則稱之為雙失青年(失學兼失業的青年);在美國稱為歸巢族(Boomerang Kids),意指孩子畢業又回到家庭,繼續依靠父母的照顧及經濟支援;在中國大陸被稱為啃老族,靠啃食父母財產生活;在台灣則被常稱為米蟲,早期也有人戲稱其為家裡蹲。 


        尼特族的特性可分為四類分別是眼高手低型、喪失自信型、自閉型 和 家庭溺愛型。


        「眼高手低型」-對於自己的現實工作有著超出能力的待遇要求,導致好的工作找 不到,差的工作又不願意做。
        「喪失自信型」-因工作經驗失敗,對往後就業心存挫折,信心遭受打擊,不敢再面對就業。
        「自閉型」-從小與社會接觸環境自然隔閡造成。
        「家庭溺愛型」-從小受到家人的期待,升學只為了滿足家人的期待,擁有學歷卻不替自己將來打算,遂成米蟲的心態。



        目前,尼特族是世界性的社會問題。主要在發達國家和經濟高增長、生活素質高的國家和地區的青年階層中產生。高等教育的普及化,大學畢業人數逐漸增加,因為高學歷的心態以及受到近年經濟不景氣的影響,有不少人求職困難四處碰壁,也不願低就高勞動低薪資的工作,造成心理受挫或不平衡。 


        根據學者估計,全台有四十二萬尼特族,不就業,家裡蹲,監察院長王建煊昨天也曾強調,這是相當嚴肅的社會課題,父母過於溺愛孩子,對雙方都造成傷害,奉勸尼特族的爸媽不要怨天尤人,鼓勵孩子出去工作。 


        作者雖然沒有直接點明尼特族可能造成的社會問題,但是在他的書中,卻可隱約感絕到作者藉由本短篇小說預告「尼特族」可能是目前或將來可能引發社會問題的根源。雖然人都有選擇工作與否的自由,然而在自由的背後是否是正確,也有待我們仔細的思考。

 

Erica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師散播妻裸照被解聘 法院判無效

自由 更新日期:2009/12/01 04:09

〔記者林良哲、楊美紅、王涵平、陳鳳麗/綜合報導〕為人師表公然散播妻子裸照,還有資格繼續執教鞭嗎?

 

台南縣的洪姓國中老師不滿妻子外遇,在網路上散佈其妻裸照。該校教師評審會認為洪行為不檢,有損師道,函報台南縣政府核准後解聘洪姓老師不服遭到解聘,向台灣省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訴願,省教師申訴評委會認為此為私德問題,與教學無關,不應解聘。兩行政單位打起行政訴訟,行政法院認定台灣省政府是上級單位,其決定對於台南縣政府有拘束效力,台南縣無權提起行政訴訟,因此駁回其訴訟,洪老師解聘案無效。

 

該案發生於民國九十四年,洪老師被解聘後,校方就無從主動取得聯繫,所以記者也無法取得洪老師的回應。國中一年級的王姓女同學聽聞有老師散播裸照則說:「是不是變態?」

 

教評會贊成解聘 教師會︰不應剝奪工作權

 

新化國中校長林明正表示,洪老師任教國中工藝科老師約十年,另還有教電腦課。散發裸照案發生後,該校教師評審會出席委員十五人採無記名投票表決,有十二名委員認為應函報台南縣政府核准後解聘,縣府也採納此一意見;去年校內教評會又重新表決,仍維持解聘原議。

 

林校長說,洪老師能不能再回校續任教師,還是要由教評會開會決定。

 

台南縣政府對於教師申訴評委會的駁回理由無法接受,認為教師身兼經師與人師的角色,道德標準更應符合學生、家長的期待,仍然維持解聘之決議,並朝行政救濟或聲請大法官解釋方向繼續努力。

 

台南縣教師會副理事長許又仁指出,據教師會了解,洪老師是將裸照寄到太太的信箱,沒想到該信箱是公司的信箱。教師會認為該案並不涉及教師法第十四條所規定的涉及校園性侵,沒有妨礙到教學工作,純粹是他和太太的家務事,罪不至於剝奪工作權,因此建議洪老師循法律途徑解決。

 

台南縣教師會認為,該案已經拖了四年,洪姓老師也失業四年,相較於其他有涉及性侵、性騷擾的個案,教師會認為縣府已是過度處理。

Erica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兒問「爸爸,你是不是去搶劫?」 嫌犯含淚認錯

出處:
NOWnews 更新日期:2009/11/29 10:46 社會中心/綜合報導

台北縣樹林一家冷凍食品公司,日前遭兩名拿開山刀歹徒闖入,強押女會計搶走4萬多元,警方調閱監視器,鎖定2輛可疑機車,逮捕兩名林姓和曾姓嫌犯,其中一名林姓嫌犯被逮後原本默默不語否認犯案,但他9歲的兒子向警方表示,父親突然有錢帶他去逛夜市、買玩具,他對著父親說,「爸爸,你是不是去搶劫?」林嫌先是一愣,隨即低頭含淚認錯,坦承犯案。

 

警方表示,林本讚(36歲)曾任職民間一家保全公司,被裁員後與妻子離婚,和兒子相依為命;前晚9時許,他帶著兒子和另一名嫌犯曾德宗(47歲)剛吃完慶功宴返家,被員警逮捕。

 

林嫌被逮後默默不語,他的兒子看見員警,想起父親突然帶他逛夜市吃大餐,還買玩具給他,反問父親「你是不是去搶劫?」面對兒子的童言童語,林嫌先是一愣,隨即低頭含淚坦承犯案,警方則在冰箱上查獲涉案開山刀。

 

林嫌坦承犯行後,要求警方讓他送兒子到保母家,兒子下車時抱住他哭說,「爸爸這次做錯事,下次不可以再錯,不然警察又會來抓你」;林嫌則答應兒子,「這次爸爸做錯了,以後會改,會好好做人。」這段對話連警方聽了也為之動容。



看了很有感觸! 分享之
還是想說,人本性不應為惡

Erica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Erica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*好文分享*輕鬆學會好習慣,快速站上大舞台-好習慣養出大成就
  • 資料來源:東吳大學
  • 日期:2009/10/02

 

雜誌名:天下雜誌-CHEERS特刊4號
輯者:快樂工作人雜誌編輯群
出版日:2008/02/01

推薦人 東吳大學 法四A 吳思穎)


想找這本書?


【編者的話】:改變習慣,命運就會轉彎,好習慣養出大成就。

【精彩內容】:

一個好習慣可以改變一生?一個好習慣可以敲開機會大門?「命好不如習慣好」,決定人一生的,並非命運,而是習慣!每個人的工作模式,都由數不清的習慣組成,但「好習慣」才能讓你脫穎而出。從一個小地方改變起,成功的機會就在你身邊。
金城武如何演技大躍進,成為享譽全球的國際巨星,王建民如何站上大聯盟,成為全球華人的偶像英雄,都是一個小小的好習慣帶來的巨大威力。他們做得到,其實,你也可以!

CHEERS特刊4號統整且編納出6種養出大成就的好習慣:

好習慣1:會發問
不起疑心,不會提問的人,開創力就會不足。

好習慣2:勤練功
成也思考,敗也思考。個性的缺點、偏見、過去的經驗,總是窄化了我們的思考,也侷限了成就。

好習慣3:活思考
「把事情看在對的層次」,找到問題彼此的連動關係。

好習慣4:懂整理
「簡單」來自清楚的目標與方向。

好習慣5:給重點
對外表達講重點,對內自省抓重點

好習慣6:找創意
創意的發想過程不是漫無目的、天馬行空,而是有良好的資料整理習慣。

【讀後心得】:

    隨著年紀的增長,漸漸可以體驗悟到「成功不是偶然」這句話。在讀過天下出版的快樂工作人(Cheers)特刊4號後,心中更生認同感。封面所標示的「好習慣養出大成就」是引起我閱讀此雜誌的動機,Cheers特刊4號以各領域的成功人士來論述此六個好習慣的養成方法與技巧,並分享這些成功者共通具有的能力與態度。雜誌分享的六個好習慣,分別為:會發問、勤練功、活思考、懂整理、給重點、找創意。

   這些習慣,看似簡單,做來不難,然而,真的是如此嗎? 我相信「行為、習慣、性格」,三者的關係是緊密相扣的,行為造就出習慣,習慣累積成性格,而往往它們都會是決定人生精采與否的關鍵。也就是說,習慣對於人的影響一點也不小。當然,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、對其所規劃的人生方向、對所希冀的生活方式不可能相同,但眾人最終極目的都是為了達成自己所追求的東西、理想。假如我們都希望與眾不同、期許自己在所處的領域中出類拔萃,成為專業。那麼,我們就必須透過好習慣,日積月累,逐步養成。

   好習慣的養成,首先必須先突破壞習慣。而壞習慣可能是害怕改變、容易放棄、說話太魯莽、自以為是、厭惡學習、恐懼、無自律性,或是藉口太多、拖延成性等。要養成好習慣就得先革除這些影響好習慣形成的阻礙。「成功,是做應該做的事,而不是喜歡做的事」恰巧得以作為養成好習慣的最佳註解吧。總之,想成功,先破除壞習慣就對了。

Erica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*讀書心得*成功非僥倖 勤儉與才能-李嘉誠超人哲學
  • 資料來源:北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
  • 日期:2009/10/09

 出版社:明日世紀

編著者:炎林

出版日:2005年03月14日

東吳大學館藏查詢

想找這本書?

(文:東吳大學 法律四 吳思穎)


【引言】:

        一個親身經歷香港三次產業轉型的企業家,每次他都跟的上經濟巨輪前進的步伐,每回都以全新的思維和嶄新的模式 ,成為新產業的「領軍者」,他是李嘉誠。有如台灣每個人都知道經營之神王永慶般,在香港甚至是華人的世界,他的成功,大家有目共睹!
      
      本書以九個主軸描述李嘉誠這位如超人般的企業家、經營者。分別為:
(1)膽識過人,成就過人;(2)目光如炬,眼光長遠;(3)成功非僥倖,勤儉與才能;(4)商海沉浮,忍受悲傷;(5)戒絕浮奢,自甘平淡;(6)穩中求進,進中求穩;(7)應進則退,應退則進;(8)周詳計畫,有危機感;(9)寧要二分警,不要八分利。九個主軸用字彷彿讓李嘉誠在紙上活生生的展現。就讓我們一同分享書中精彩萬分,引人共鳴的文摘吧!

 【文摘】:

成功者的特質,如此的大不同

       李嘉誠出身於知識份子家庭,其父李雲經一度經商,失敗後重返家鄉教書,所以李嘉誠在年幼時,就受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以及知識教育。但是隨著時代戰亂,他們一家人逃到香港,在毫無根基的地方重新生活。在其父死後,李嘉誠勇敢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,不再上學,他到茶樓上班、在五金公司推銷員,雖然很艱難,但是卻可養活一家人。也因此,在他身上,找不到少年的歡樂、人性的懶散。
    
   縱使他的精力都花在他的生意事業上,但是他卻沒有放棄學習,學習甚至成為她生活和事業的一部份。
李嘉誠從小康之家墜入困頓,使他對於人情的冷暖、世態炎涼很早就有洞察,然而兒時教育以及對家庭的擔當,使他避開早熟者虛無的一面。考察一個人的成就,不能忽視其心靈的成長在其中所發揮的影響,很多情況就是能夠成功的關鍵原因,當所有人都退卻時,那些有耐力堅持下去的人最後總能成功。李嘉誠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,最根本的奧秘就是「工作上極為認真」。

心境會轉移,生活有助益

        無論是工作或是勞動,心態很重要,當他是苦差事,便苦。當他是生活中的一部份,便樂。把工作當工作的人很苦,把工作當生活的人很樂。愉快的心境對人的生活、工作和學習有很大的影響。良好的心境有助於主動精神和積極性的發揮,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;反之,不良的心境不僅會阻礙身心健康,妨礙工作的順利開展,而且會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。

身處逆境要鎮定,公平的對待不幸與公平
        人在社會生活中,工作或學習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。在很多情況下,往往都因為期望太高,客觀現實與主觀條件有所差距而碰到逆境,那麼, 身處逆境,該如何擺脫它給自己帶來的煩惱或壓力,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?「對自己充滿信心、始終保持樂觀、學會自己解壓、真誠與人相處、持續運動消氣、在困境中鼓勵自己、透過讀書,轉移壓力。」

 【讀後心得】


        「李嘉誠超人哲學」這本書,我看了三次,礙於版面有限,所以無法把更多的精采內容整理成文摘分享給大家。其實這本書,很適合身為學子的我們多次的閱讀,此書以李嘉誠為主軸,描述李嘉誠的成就,書中的字字句句,都相當鼓舞人心,所以不論已嶄露頭角的高階管理人、努力作學問的學生、或是目前待業中的求職人士,都值得看看這本書。

一本書,如果可以讓你在其中找到一句很感動的話,或是會引發你思考的話,那麼,閱讀這本書就有所價值了。

        一個人所以會成功,不會是平白無故的。每個人都想成功,然而,成功是什麼?成功者如何成功?想要成功可不是說說我想成功就可以成功。看到別人有所成就好像很輕而易舉,這種想法實在是不該存在。成功者最大的特色就是他們的心態不輕易被擊敗,因為他們的心態,所以他們的命運被扭轉,而李嘉誠之所以與眾不同,正是因為他的心態不同。ㄧ個超乎常人的心態的人才值得被稱為超人,不是嗎?

Erica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聯強總裁杜書伍:耐心踏實 造就牢靠的成功

出處:商業周刊1142期 (頁102)
作者:單小懿

(文:東吳大學 法律四 吳思穎)

 

內容簡介】:

  時間回到四十多年前,聯強國際總裁杜書伍十六歲、剛考上建國中學那一年。 一堂公民課 讓他警惕「少年得志不好」,開學第一堂公民課,台上走進來一位五十多歲、臉色沉鬱的老師,面對台下一群跩得不得了的建中學生,他劈頭便說,「你們要記得,少年得志不好。」

  高一學生有聽沒懂,繼續吵鬧,公民老師便開始上課,不再多言。但有一個人聽進去了,四十多年後,這句話依然被杜書伍牢牢記住,成為他人生最佳忠告。「其實老師二十七歲就在中國當縣長,但老來只是個窮教員。他是拿自己的感慨,警告我們這群目中無人的建中學生。」杜書伍說。 ……(詳閱全文)


佳句摘錄】:
1.「少年得志不好」,是警告年輕人不要成功得太快太早。應該在前期注意所有的事情都該做得非常踏實,像累積金字塔一樣,到後來就會成為牢靠的成功,而不會只是一時的成功,然後到後面栽下來。

2. 從大學時期到出社會後十年,前後加起來約十五年,是人生最重要的十五年,是學習跟建立基礎最重要的時間;杜書伍直言:「有人說要玩趁年輕,讓人生是彩色。如果急著把人生最重要的十五年揮霍成彩色,我敢說你接下來全都是黑白。」

 

讀後感想】:

  向來都很喜歡看每期商周雜誌會刊載的名人專欄,名人們所言,總是有幾句特別,著實會引人思考。這些受雜誌採訪的名人,分享的是他們成功的經驗、還有學習的經驗。 商周1142期,報導了聯強國際總裁兼執行長—杜書伍的踏實精神。

 

原來,踏實的背後是不同於凡人的耐心,那句「少年得志不好」,在眾多學生的耳中沒有留下印象,但是在他的腦海卻深深的留下記憶。這句話帶給杜書伍董事長,穩住自己的力量,讓他在決定事情或是下決策的時候,不至於過度短視近利、浮動躁進。

 

   他定義下的「少壯時期」是指大學階段到出社會後十年,前後加起來約略有十五年。此十五年為人生最重要的黃金十五年,是學習和建立基礎能力的最佳時刻,他說這段時期如果沒有全心全力投入,這一生恐怕就毀了,恐怕只能做萬年科員。如果到了三十歲的時候才開始累積,似乎為時已晚,有點過慢了。

 

  對於壓力的處裡,杜總裁也有一套自己的「氣要長」哲學,他說壓力會一個個出現,但是也會一個個走。贏家,就是有足夠的耐力撐住,堅持到最後一分鐘的人。這句話說的真好,畢竟人生部會一直停留在同樣的階段與狀態。有時候挫折反而是上帝送你最佳的禮物。沒有遭遇挫折、沒有壓力焠鍊過,又如何磨練出自己堅強的心?

 

  杜書伍總裁指出,進了職場隨時都有壓力,即便有了壓力,也不用自怨自艾,就是硬撐就撐過去,只要努力解決壓力,壓力就不會存在了。

 

  我想,大學階段是黃金十五年的剛開始,也還沒真正進入職場,面臨的壓力其實也不比上班族大,所以我們更該把握住這種階段,發展出基本待人接物的應進退能力。也由於我們還是學生,所以我們所犯的錯大多可以被原諒。正因為如此,我們更該試著打好基礎,培養多元能力。大學是學理跟專業的階段,要努力提升眼界、也該激勵自己的志向,提早為自己朔型,養成正確的職場觀念與人生觀。

Erica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靜下來,也是一種該學習的能力

靜不下來,往往會聽不見自己的聲音

急急躁躁除了成不了大事,反而會壞了小事

所以,在緊急的時刻,依舊可以從容不迫、處之泰然才是成熟的模樣

誰管黑眼圈有多重,誰管事情有多少,屬於分內的就是得做完,

不抱怨不急躁,從從容容處裡掉,人生要發光,就得從小習慣開始練習,

分享一篇我寫的心得讀後感:http://www.nttlrc.scu.edu.tw/ct.aspx?xItem=735458&ctNode=734&mp=7





Erica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篇文章看的我汗毛都立正站好啦...分享之
http://tw.fashion.yahoo.com/blog/spY4gGBJcv_UBvCMHE6mgQ--/article/?mid=406



因為複製不下來,大家就自己連去看吧

這篇我看了3次...3次的感受是越來越深刻

也許,我們不該有著過度強烈的我執才是

努力活在當下,把每件事做到最好

就是活在當下最基本的意義了

Erica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文引用自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geo7739/7829296#trackbacks




殘心

從前有個和尚到一戶農家去誦經,有個小孩在地上爬,手還拿著一個盛飯的鏟子在地上鏟來鏟去,孩子的母親過來把孩子抱了起來,隨手將小孩手中的飯鏟丟進飯鍋?

和尚將經誦完,這位母親請他吃飯,和尚心想,地上的灰塵那麼多,小孩還拿飯鏟在地上鏟過,和尚實在不想吃這些飯,就謊稱有事,回寺去了,過了幾天,和尚又來這農家誦經,這位母親端出熱騰騰的甜酒釀來,和尚覺得味道很好,一連吃了好幾碗,等吃完了酒釀,孩子的母親笑著說:上一次真不好意思,你連飯都沒吃就回寺了,當時還剩下很多飯,我就將飯做成了一些甜酒釀,今天看你吃了這麼多,我真的很高興!

一位中國禪師和一位日本禪師一起乘船渡過瀨過瀨戶內海,日本禪師說:日本的海水多麼清澈,使人想起山中湖邊那些美麗的山葵花啊!中國禪師笑著說:日本海的水果然清澈,可惜,這水如果再混濁一點就更好了!日本禪師聽了很驚訝的說:為什麼呢?中國禪師平靜的說:清澈的水,只能長出山葵花,如果混濁一點,就能長出更美麗的白蓮花!

茶道名師出雲松江說:紅葉落下時,會浮在水面;那些不落的,反而沉入江底。人的一生,不是每個日子是好日子,惟有能接受壞日子的『殘心』,才更能體會出人生的真諦! 上天給予人一份困難時,也給予人一份智力。






 

Erica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標題來自皇冠雜誌所刊的內容,作者是我很喜歡的女作家--吳淡如。

其中有數句看的我心裡產生起共鳴了,二話不說記錄之。內容如下:

1.工作時間長,不但不代表你很努力,很可能意味著你很沒有效率。

2.世界上最大的折磨,叫做"壯志消磨"。這樣的工作會慢慢殺死時間、殺死你的能力,而且還會腐化你的心。

3.浪費人生比浪費時間還可怕,一定趁著年輕,找有挑戰性的事情做。

Erica 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•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,請輸入密碼
  • 密碼提示:圓夢專用
  • 請輸入密碼: